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地位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动态的,不再起什么“主导”与“主体”性作用,这一定位,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过去我们评价一节课只看表象,评课者只关注教师在这节课中“戏”演得是否令观众满意,再看观众反应如何,来评这节课的成功与否,注重了数学教学的系统结构和形式化,而较少关注从“感知数学情景、体验数学本质、概括数学抽象、反思数学应用。”因此,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改革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二、教学中渗透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例如: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渗透数学思想。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近年来,由于数学考题中增加了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的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初中数学符号是比较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达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
3、渗透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一提起数学,许多学生就会想到“听课”、“做题”、“考试”等,把数学看作是单一的、被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开放性的内容,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表现在学习的材料上不应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学生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学校要在教学楼前的一块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选用的图形可以是圆、矩形、菱形、三角形等),应如何设计?再如:如何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请设计测量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的迁移。
三、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或者习题应该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提出让学生探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结合生活经验的研究课题,以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教学案例:一家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两种上网收费方式;方式A以每分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除月基费20元外再以每分0.05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如何选择收费方式使上网者更合算?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并倡导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增进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外,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这也是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也决定了数学教材必须联系我们实际生活,并得到运用。例如:福利彩票中奖几率,股市行情走向,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等。
综上可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